9月3日下午,河北水利电力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院会议室召开“2025年秋季学期教学与科研推进会”。会议紧扣学校高质量发展要求,全面总结前期工作成效,系统部署新学期教学与科研重点任务,为学院新学期工作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学院院长贾启红、副院长崔政出席会议,各教研室主任及教学科研骨干参会。
一、传达学校会议精神,明确工作方向
会议伊始,贾启红院长首先通报了9月2日学校召开的2025年秋季学期教学例会总体情况,传达了校领导的讲话精神,指出:学校教学例会聚焦“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强化科研创新赋能”三大核心任务,为各学院新学期工作提供了清晰指引。她强调,围绕未来发展有5个关键方面:
坚守办学本质定位:要深刻理解“以学生为主体,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本质,将这一理念贯穿于教学、科研、学生培养全过程。例如,在课程设置上兼顾学生个人发展需求与国家战略、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在实践教学中组织学生参与地方水利电力项目调研、社区服务等活动,实现育人与服务的有机统一。
提前谋划“十五五”规划:要紧密结合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在水利、电力领域的行业优势,立足沧州及京津冀地区的地方发展需求,同时主动适应人工智能时代对教育教学模式、科研创新方向带来的变革,提前布局“十五五”期间学院在课程建设、师资培养、科研选题等方面的重点任务,确保规划既具前瞻性又接地气。
推动科研反哺课堂教学:要打破教学与科研“两张皮”现象,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例如,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水利电力行业发展实践相结合的科研课题,转化为思政课案例库、实践教学项目,让课堂教学更具时代性、针对性,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行业实践、社会发展紧密联系。
持续狠抓教学质量提升:教学质量是学院发展的生命线。要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对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考试考核等各环节的管理,定期开展教学督导与同行评议,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每一堂课都达到优质标准。
突出水利电力特色:要立足学校“水利电力”办学定位,推动思政课与行业特色深度融合。例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中,融入水利电力行业发展史、行业模范人物事迹、国家水利电力事业发展成就等内容,培养学生的行业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部署学院落实举措,凝聚工作合力
在传达解读学校会议精神后,参会人员围绕如何落实董志良校长讲话要求、推进新学期学院教学与科研工作展开了热烈讨论。各教研室主任结合本教研室课程特点和工作实际,提出了具体的落实思路:《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计划将水利电力行业道德模范案例融入课程教学;《形势与政策》教研室拟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水资源保护等地方与行业热点设计教学专题;科研工作小组则提出要组建跨教研室科研团队,聚焦“人工智能时代思政教育创新”“水利电力行业文化与思政教育融合”等方向申报课题。
贾启红院长在总结发言中强调,新学期学院要以落实学校会议精神为契机,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强化责任担当,各教研室主任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将各项任务分解到人、落实到位;二是注重协同发力,加强教学与科研团队之间的沟通协作,形成“教学促科研、科研强教学”的良性循环;三是突出成果导向,建立工作台账,定期督查进度,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此次推进会的召开,进一步统一了学院全体教职工的思想认识,明确了新学期的工作目标和行动路径,为学院在新学年实现教学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