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专题专栏

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果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果展示 >> 正文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 建设成果宣传展示材料

发布日期:2024-03-20    点击: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五年来,我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深化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在思政课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现将我院五年来有关思政课的建设亮点及典型经验汇报如下:

一、党委书记和校长亲自抓思政课建设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把思政课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作为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系统规划、整体推进学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2019年以来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亲自抓思政课建设,每年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思政课建设工作。通过党委会议、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校长办公会会议等形式研究制定推进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发展的意见,成立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

党委书记和校长亲自上开学第一课,形成惯例。同学生面对面,引导青年大学生铭记历史、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弘扬爱国奋斗精神,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宣讲营造良好氛围。五年以来,党委书记和校长每学期承担一个班的思政课教学任务已经形成定式。书记、校长课堂,不仅提升了全校对思政课建设的重视程度,同时也搭建起校领导和学生之间共同学习的桥梁。校领导重点讲授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重点讲授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赢得了师生一致的好评,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为水院学子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捍卫两个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学校党委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一)选强配齐领导班子。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的选任工作,多次深入思政课教师队伍中进行调研、谈话,经民主推荐,最终确定由贾启红同志(河北大学博士)和崔政同志(浙江大学博士)担任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正副院长职务,两人均为中共党员,年富力强,且有多年一线思政课专任教师教学经历,能够更好地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谋篇布局。

(二)完善马克思主义学院各项规章制度。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陆续出台了《河北水利电力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引进与退出机制》、河北水利电力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关于加强教学规范 严肃课堂教学纪律的规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实施方案》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通过规范思政课的日常管理和师德师风考评,使得学院的工作逐步提升。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选强配齐思政课教师。近年来,学校持续引进思政专业博士和优秀硕士充实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现有思政课专任教师36人,在省内高校中率先完成1:350的思政课教师配置。学校通过“招才引智”计划,共引进博士三人,是博士教师占比较高的院系之一。专任教师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29人,建成了一支学历水平高、职称分布合理、年龄结构老中青相结合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2.以研促教,提升综合素质。以总书记在河北的足迹为引领,开展红色文化体验,不断丰富河北水利电力学院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特色内涵,培育学生践行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坚强的意志品质。组织思政课教师开展红色研修教育活动,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积极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论述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近年来,组织开展了“‘抗日烽火——太行抗战’之致敬英雄党史学习”、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革命圣地之旅”、“发扬红色传统,践行初心使命”红色研修、“追寻党的足迹,学习红船精神”、“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传承塞罕坝精神”等等。

3.以赛促教,提升教学质量。为了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以及推动思政课教学的创新与发展,我们倡导并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积极参与各级思政课比赛,同时也期待通过这样的活动,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力量。我院教师2021年在河北省第三届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大赛中,获得三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2022年在首届沧州市高校思政课教师讲课大赛中,获得第二名和第三名的好成绩;

(四)提升“大思政课”建设水平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构建“5421”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以习近平总书记河北足迹为引领,建设以红色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采取场景式等教学方法,促进知行合一、启智润心。充分调动沧州本地红色资源,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学院先后建立了,沧州市烈士陵园(青沧战役纪念馆)、沧州市博物馆、沧州市人防馆、中国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等多家实践基地。马院积极开展与中小学思政课共建,与沧州市第一中学、第十七中学和上海路小学等达成了共建意向,共同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三、构建一体两翼的育人格局:

马克思主义学院从制度、教师、学生三方面入手,真正落实思政课第二课堂的顶层设计。经过多年余年的探索,初步形成“一体两翼”发展模式:一体指思政课主渠道;两翼指“第二课堂”。这是“并驾齐驱”的育人手段,助力学生德育发展。

(一)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

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走在前列。我们积极探索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同时,我们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在线教学平台、多媒体教学工具等,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创新实践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也提升了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学习体验。例如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创新开展“对分课堂”。结合讲授式课堂和讨论式课堂两者的优势,基本理念是把讲授和讨论错开,通过通过时间对分,达成师生的权责对分。教学过程分成讲授、内化吸收、分组讨论三个清晰的阶段,提高学生学习主体性,加强了师生、生生互动,课堂气氛也更为活跃。并介绍了当堂对分和隔堂对分两种形式的具体操作;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坚持深入研究问题链式课堂教学方法。“问题链教学”以学生关注和困惑的问题为起点,紧扣教材中的重难点,在学生关注点和教材重难点的结合点上精心设计问题,以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问题链”引导教学、激活学生、点燃课堂,从而让学生沿着明辨是非、格物致知的思考路径,在不断深入的连续追问中学会思考、确立信仰。

(二)实践教学环节的特色鲜明

1.成立“学思行”学风涵养工作室。2022年6月,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思行”——学风涵养工作室入选“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该工作室的立项系我校首个社科类国家级工作室。该工作室在学院实践教学框架下,整合“学问思辨行”传统德育方法和共创式实践教学法,结合课堂、实践和线上三方面资源,以“知行合一,立德树人”为宗旨。应用“共创式实践教学法”,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主题为“青春,梦想,起航”的实践教学工作。夯实实践教学经验,转化现实应用成果。在此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持续发力,进一步与其他各系部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同步进行实践教学科研课题的研究与推进,最大程度地发挥“学思行”工作室的辐射与带动作用。

工作室以学思共创,知行合一为主旨,号召同学们在实践中共创,共享,共益。目前下设六个部门:学思行书院,梦想微影社,共创式读书法研习社、易书共读无限书屋、新媒体部、大学生读行俱乐部。工作室从文化传承、民族复兴、青春远航三个维度开展一系列活动:打造了“书香水电阅读推广人”平台,共计开展传统文化与红色经典诵读活动3期;依托大学生读行俱乐部开展以“弘扬大学生主旋律,传播大学校园文化”为主题的各项活动121期;面向全校大学生开展大学生读行文化节系列活动,每学期举行一次;此外组织举办了创意书签设计大赛、马克思主义学院院徽设计、弘扬科学家精神剧本创作比赛、创意读书与学习笔记设计大赛、青春系列大学生微视频创作大赛、假期生活Vlog创作大赛等多项活动。

工作室创新读书方式,举办共创式读书沙龙活动。采用“共创式阅读法”每学期共读一本好书,每周推荐一本好书,每学期每学期开展一次读行文化推广展示活动,每学期连续开展12次(每周五晚,每次2小时)。“共度共享共益”大学生读书分享交流活动等。学校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及参加师生对大学生读行文化工作和“共创式阅读法”均高度满意。

2.爱尚思政课第二课堂活动

“爱尚思政课”大学生风采展示活动,是为激发我校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的积极性,围绕“家国情怀”、“感恩奋进”、“青春梦想”、“魅力校园”等主题,打造红色舞台、红色微电影、大学生红色课堂等多种形式,例如,举办“请抬头,听我来讲思政课”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我心中的思政课”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让我们荡起双桨,祝我们乘风破浪”大学生风采展示活动、“学好四史,讲好党的故事”诵读活动等,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表达自我的平台,是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进头脑的有效方式,能够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和亲和力,引导我校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厚植家国情怀、担当时代责任,勇于做新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和奉献者。

(三)实践教学取得的成绩

基于“共创式实践教学法”的教学改革科研课题,河北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关于疫情下共创式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堂教学中的实效性研究与探索》(编号:2021GIIG399)获得立项;在河北省百年辉煌路第五届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比赛中,由我院教师指导的作品《恰风华正茂,奋斗正当时》《以改革之风,迎党之华诞》《铭初心,承使命,共赴强国路 ——量变质变规律 》分别荣获本科组三等奖;在第五届河北省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比赛活动中,由我院教师指导的作品《有你相伴,未来可见》荣获本科组二等奖、《新旧时代的青年》《偏离轨道的星星》分别荣获本科组三等奖。